A.信息與通信系統(tǒng)
B.應急準備
C.信息通信平臺
D.法制建設
42.現場指揮系統(tǒng)中,負責所有主要應急行動的主體是( )。
A.策劃部
B.行動部
C.事故指揮官
D.資金/行政部
43.最徹底的應急響應是( )。
A.醫(yī)療與衛(wèi)生
B.警戒與治安
C.指揮與控制
D.人群疏散
44.為了盡快地控制事故的發(fā)展,防止事故的蔓延和進一步擴大,從而最終控制住事故,并積極營救事故現場的受害人員是( )的目的。
A.人群疏散
B.警戒與治安
C.搶險與救援
D.指揮與控制
45.常用的安全評價方法中,( )是用來分析普通設備故障或過程波動(稱為初始事件)導致事故發(fā)生的可能性。
A.事件樹分析方法
B.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
C.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方法
D.作業(yè)條件危險|生評價法
46.因技術、工藝或者材料發(fā)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(yè)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(fā)生重大變化的,在技術、工藝或者材料變化之日起( )日內進行職業(yè)危害申報。
A.10
B.15
C.20
D.25
47.矽肺患者在崗期間健康檢查周期為( )。
A.每1年檢查1次
B.每2年檢查1次
C.每3年檢查1次
D.每4年檢查1次
48.預警需要完成的任務是( )。
A.通過對安全生產活動和安全管理進行監(jiān)測與評價,警示安全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危害程度
B.完成對各種事故征兆的監(jiān)測、識別、診斷與評價,及時報警,并根據預警分析的結果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矯正與控制
C.根據事故征兆,預測事故的發(fā)生和發(fā)出警示
D.超前反饋、及時布置、防風險于未然,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發(fā)生對生命造成的侵害,對財產造成的損失
49.事故還在孕育和萌芽的時期,就能夠通過細致的觀察和研究,防微杜漸,提早做好各種防范的準備,這體現了安全生產預警機制的( )原則。
A.及時性
B.引導性
C.全面性
D.高效性
50.一項復雜的人員營救活動中,受困人員陸續(xù)獲救,從第一個受困人員獲救之時起,其飲食、住宿、醫(yī)療救助等基本安全和衛(wèi)生需求應當立即予以( )。
A.預防
B.響應
C.準備
D.恢復
相關推薦: